很气愤,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用于招嫖后。但又无能为力。刘茜(化名)说。12月10日,刘茜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有人用自己的照片在探探上招嫖。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一条从收集买卖照片到用于各种营销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网上有人收购、出售各种生活照、套图,一位店主称图片有的买的有的则采集自微博。而想要“窥探”35位陌生女士的海量生活照,只需要19元。据了解,这些照片多数被用做广告营销,营造出生意兴隆的假象来吸引客户,有的则被用在更恶劣的色情类服务上。
记者用购得的素材测试后发现,探探、陌陌上十几秒钟即可伪造一女性假账户,输入敏感词汇均未遭屏蔽。一位自称是入驻新氧的某医美机构医师李莉表示,愿以每套5元的价格大量收购此类生活照。有律师认为,平台的监管缺位让照片买卖灰产“找到利润空间。维权难却是现实。要想维护好个人信息,还得从源头治起。对于严重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建议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本钱。1冒用照片“招嫖”19元买35位女士生活照 12月6日,刘茜的朋友张伟(化名)使用一款名为探探的软件时滑到刘茜的照片。张伟告诉我这件事儿的时候我特别惊讶,因为我压根没有使用过探探。刘茜说。探探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使用者可以在探探上通过左右滑动认识附近的人,左滑再见,右滑喜欢。刘茜提供给新京报记者的手机截图显示,这名冒用刘茜照片的探探用户资料显示昵称为“小小”年龄为23居住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医药健康行业做人事。为了弄清楚对方是谁,张伟和这位“小小”聊天。聊了没多久,小小”便主动发送过来一个微信号。微信上,小小”表示可以提供有偿性服务,价位为“一次八百,包夜一千二”张伟将视频聊天时的截图发给了刘茜。这位“小小”确实是一位女性,可到底是谁,刘茜表示“压根不认识”据刘茜介绍,曾在朋友圈发布过这些照片。
这并不是长相清秀的刘茜第一次被他人冒用照片。以前在陌陌、微信上,都曾见到过别人用我头像当照片。刘茜告诉新京报记者,可是当我去询问他时候,就直接把我删掉了12月10日上午,新京报记者通过刘茜提供的微信号搜索到这位“小小”刘茜的照片仍然被其用作头像。威胁猎人平安研究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照片买卖早已成为了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刘茜见到只是下游。冒用的这个人手里可能有成百上千张类似的照片,灰产从业者)有一个行话叫‘套图’套图价格视质量好坏不定,但往往很便宜,几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套。据上述专家介绍,刘茜照片被冒用很可能是因为朋友圈陌生人过多,或者照片曾被朋友发布到其他社交平台上。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某电商平台输入“生活女照 套图”几个字,便会进去一系列的产品列表,其中一家名为“毒蛇素材”店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店铺共有两个宝贝,均为个人生活照。该店店主表示,手里总共有260套资源。支付19元后,记者通过该店主提供的网盘链接提取码提取到一个9.01个G压缩文件,里面包括35位女士的生活照和视频。这35位女士分别被编号,其中一位女士的生活照多达3000张。该店主称,这桩生意是一本万利”这些图片有的买的有的则来源于微博。只要花4块钱买一个‘微博相册批量采集器’这种照片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至于他顾客买这些资料的用途,上述店主称“多是用于营销”威胁猎人平安研究专家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以探探等这类性质的APP作为变现下游的灰产从业者数量并不少。不法分子会伪装成“美女”这些软件上搭讪,然后引流到其他平台骗取红包或者进行其他色情诈骗。其实,支付宝账号、微信账号,甚至套现的身份证都是买的此外,上述专家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被收集到照片不会只使用一次。受利益驱使,一套照片可能会被重复使用甚至多次转卖,还有可能被制作成一些淫秽视频的片头来吸睛。2医美APP上有案例是买照片P进去的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贴吧等网络平台上也存在类似生活照的求购信息。学生吧”一个帖子中写道,发生活自拍就可以赚钱了收购照片用于新氧平台上的买家秀,五元一张,每人收购十张照片,合格的话后续可以临时合作”青岛吧”有人叫出“20张同人生活照100元”高价。这桩看起来不错的生意勾起部分同学的兴趣,有学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愿意尝试,发几个自拍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威胁猎人平安研究专家对记者表示,营销中,为了营造出生意兴隆的假象来吸引客户,经常会有人去购买一些真人生活照的素材。购买的素材经过简单修改后便能使用,顾客看到买家秀、对比图,其实很多都只是简单调个色、P个图。新京报记者以照片出售者的身份和一名照片收购者取得联系。
一位自称李莉的收购者向记者透露,目前任职于某入驻新氧的医美机构,担任主任医师,网上收购的这些照片均会被做成“案例”放到一个名为“新氧”APP上。至于什么是其所谓的案例”李莉举了一个例子:比方我推销到一张未脱毛的腋下照片,那么我美工将会用软件为其‘人工脱毛’然后做成前后对比图。该机构的医生页卡中,记者见到李莉的医生资格者证和医生执业证,发证日期分别为2013年12月18日和2017年1月18日,但新氧上显示李莉已“从业8年”对于此行为是否涉及侵权,李莉称,放心,和其他整形机构不同,购得照片的脸部都会被打上马赛克,绝对不会被认出来。干了近一年了历来没出过事,绝对靠谱”新氧”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品牌产品。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曾在今年3月份公开表示,目前其公司有2500万用户,合作的医美机构覆盖国内95%以上的正规医美机构服务提供者,还入驻了韩国、日本、泰国等的一些医美机构;去年,新氧完成了60亿的线上交易额,平台积累了350万用户亲自撰写的真人整形日记。天眼查显示,涉及该公司的法律诉讼27宗,其中肖像权纠纷16宗。裁判文书网公示的李小璐与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肖像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显示,新氧公司未经李小璐同意,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擅自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明指或者暗指李小璐多部位进行过整容,并将李小璐不同时期的大量照片作为配图,以达到吸引读者,推广其APP等目的不只侵害了李小璐的肖像权,同时也侵害了李小璐的名誉权,新氧公司在法院已经对其侵权行为进行过认定并判决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将本院判决书公布于其微信公众号并继续侵权,侵权的主观恶意明显,故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昨日,新氧方面回复新京报记者称,会成立调查小组对入驻机构的案例进行核实,一经查实存在假案例现象,会立刻删除该案例,并对相关机构采取惩罚措施。
新氧方面表示,因平台数据量浩大并每日有大量更新,人工审核无法保证100%及时复核。新氧将采取多项措施来应对案例版权与真实性问题。3平台审核存漏洞,滋生灰色产业国浩律师(石家庄)事务所律师封海波告诉新京报记者,侵权事件频发的面前,除了人们个人信息维护意识的单薄外,监管的缺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封海波表示,平台监管的缺位为不法分子留下了空间,严格落实实名制度有利于减少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新京报记者在探探上进行了注册。12月11日,记者随机从上述购得的资源中选出5张照片和一段视频,十几秒钟便在探探上造了一个女性账户。注册期间,记者并没有发现任何实名认证等审核机制。5分钟内便有23位男性用户主动发来消息。聊天期间,多个敏感、涉性字眼均未被探探软件屏蔽。审核上,探探团队采取了什么措施?近日,新京报记者多次拨打其公开显示的电话号码,均未取得联系。今年,陌陌以向探探发行股票及现金的方式收购了探探。外界认为,移动社交江湖由微信、陌陌、探探的三国杀”变成了微信、陌陌的两强争霸。那么,与探探已为“本家”陌陌状况如何呢?12月13日,新京报记者在陌陌上用购得的照片造了一个14岁的女性账户。其间并没发现任何监管措施。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陌陌用户协议》中显示,陌陌科技将依赖用户提供的个人信息判断用户是否为未成年人。
任何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注册账号或使用本服务应事先取得家长或其法定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当记者通过这个年龄为14岁的陌陌账户发布多个敏感涉性字眼的动态消息时,未遭到任何屏蔽。新京报记者登录期间,曾浏览到一则“孟先生”昵称)发布的动态消息,该消息内容为“跟我走吧,去嫖个娼”12月17日晚8点,新京报记者发现,陌陌上注册的账号已被禁言。包括敏感词的那条动态下面呈现了一条评论,该用户被多人举报,可能存在异常”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演讲》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9岁及以下群体占整体网民的22.9%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不少教育专家对此表示担忧,临时关注中小学生教育的特级教师戴荣霞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一旦有未成年人误入,则很有可能对身心健康发生极其不良的影响。4超8成受访者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 不知道怎么办”刘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对此,临时关注个人信息维护的人大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也深有感触。认为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走行政举报的道路,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还有一条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刘俊海告诉新京报记者。
维权难是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有两个难点,一是很难找到侵权人,二是个人信息风险防范意识差。国浩律师(石家庄)事务所律师封海波说。封海波认为平台的监管缺位同样为照片买卖灰产“让”出利润空间。互联网应用的日趋普及为个人信息维护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些年,因个人信息泄露所引发的侵权、欺诈等信息犯罪行为频发,如何维护好个人信息成为了新课题。中国消费者协会8月29日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演讲》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受访者中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85.2%如果手机APP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最担心的问题是被利用从事诈骗窃取活动,占70.5%其次是贩卖或交换给第三方约占52.4%被推销广告骚扰占比约为37.7%名誉受损约占6.6%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一是经营者未经自己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约占调查总样本的62.2%二是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约占调查总样本的60.6%个人信息的平安维护意识淡薄和相关监管不到位是受访者认为手机APP出现个人信息平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比例分别为64.0%和57.3%相关法律不完善(39.3%取证难、维权利息高(24.6%维权意识不强(19.6%行业缺乏自律(18.0%也是导致手机APP出现个人信息平安问题的重要原因。
个人信息泄露后约有三分之一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一方面可能是基于无力应对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应对无效后的接受现状。要想维护好个人信息,还得从源头治起。对于严重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封海波建议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本钱。目前正在制定当中的个人信息维护法》现有的法律基础之上,结合大数据的新特点,对个人信息给予更周密的维护。刘俊海告诉新京报记者,个人觉得这部法律是值得期待的信息的泄露,一方是互联网平台监管的缺失,给照片买卖这种灰色产业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是由于我自身的不注意、不留神,导致信息泄露。所以,要想保护好我个人信息,还得从源头治起。互联网监管要加强对信息泄露的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其次,要注意少在互联网上公开、流露涉及自己的隐私信息。最后,行政机关要对于这种严重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办。要让不法人士感到不能干、不敢干、不去干。